近日,我院虚拟制片实验室正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作为学院聚焦数字媒体产业前沿、深化“智能数字艺术”办学特色的核心载体,将为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传播学等专业师生提供“虚实融合”的高水平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填补了学院在XR(扩展现实)虚拟拍摄领域的设施空白。
回顾实验室建设历程,从方案筹备到落地启用,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为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匹配教学科研实际需求,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教务处,先行调研国内外高校同类实验室建设模式及行业前沿设备配置,经多轮论证优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随后,学院组织召开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围绕方案可行性深入研讨,为实验室建设筑牢基础。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务处、资产与信息化处等多个部门紧密协作,于2025年7月完成了实验室的招标工作。项目团队利用暑假时间,高效且优质地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实验室核心配置涵盖四大系统:一是由LED立面屏与地面屏组成的虚拟拍摄显示系统,可实现360度无限场景视觉效果;二是基于Hecoos技术平台的沉浸式虚拟演播系统,兼容多种主流渲染引擎,支持多机位实时切换与虚实画面同步合成;三是4K超高清视音频系统,包含专业级摄像机、数字调音台等专业设备,满足从拍摄到后期的全流程制作需求;四是定制化灯光系统,可精准匹配虚拟场景布光需求,保障拍摄画面的立体感与细腻度。
作为三大专业共享的“技术赋能枢纽”,该实验室将深度支撑14门核心课程教学,覆盖虚拟影像策划、实时渲染、XR交互设计等全流程教学模块,将年均惠及学生超1000人次。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借助XR设备创作沉浸式艺术场景、开发虚拟直播项目,甚至完成微短剧虚拟拍摄,真正实现“创意构思—技术实现—传播落地”的全链条能力培养。
虚拟制片实验室的落成,是学院紧跟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浪潮、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未来,学院将以该实验室为核心依托,持续优化“技术+艺术+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生成长为适配元宇宙、影视娱乐、虚拟直播等新兴领域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同时,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XR虚拟拍摄实训基地、设立企业定向培养计划等务实举措,持续打通“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通道,为学生搭建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参与真实产业项目的实践平台,切实提升其岗位适配能力与行业竞争力。
(教务处麻柏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