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儒学传统与现代 文化继承与发展

    作者:王珩   来源:    时间: 2021-11-06 18:23:22     

2021116日,由教务处举办的“新时代下的传统儒学”云讲座在“钉钉”平台举行。我院13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剑涛的演讲。

 

 

 

儒学是什么?它又与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实际关系?任教授认为,儒学是中国人的价值根据,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儒学引导现代生活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有利于我们人生价值的确立。无论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行动规范,或是思考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氛围,儒学潜移默化成为了国人内化于内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基因。

 

 

 

当代社会谈及儒学,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束之高阁的经典古籍,也让人嗅到了因循守旧的沿袭之味。儒学之所以给人这样的刻板印象,就不得不探究儒学自古及今的衍化历程。儒学自先秦诞生之日起,作为诸子百家学说之一,讲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尊礼求平的治国方法。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充满建设性和批判辩证精神。儒学在其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日常生活规范(如孝悌仁之本等)和与国家权力结合的君臣之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形成的与国家权力密切结合的儒家学问被称为“经学”。随着近代中国国力和科技的衰落,“经史子集”不如“声光电化”学科。直到科举废除,清朝结束,经学宣告终结。晚清和民国对经学的批判,使得儒学难再与国家权力扣合。

 

 

 

然而时变势易。经历新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下大陆新儒学兴起,学者们希望改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但当传统儒学遭遇现代社会的新问题,儒家思想能否在现代社会继续为中国人提供精神养分,成为问题的关键。任教授认为,在文化竞争中激发儒家活力,重启百家争鸣的思想市场,重构先秦儒家互补的批判建设精神,才是解决之道。针对中国当今发展的现实来谈论儒学,在当今学派众多、论题丰富、范围广泛、思想活泼、论争深入中探讨传统儒学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的儒家不是“反现代”的儒家,而是提供了一个窥见我们新时代精神状况的视角。冯友兰在评价中国哲学思想史时将其分为民间之学的子学时代和官方推崇的经学时代。经学僵化刚硬,子学活泼多样。超越经学、回归子学,成为现代儒家思想的形态选择。

 

 

 

任教授认为,传统儒学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朋朋友友”的一体化理论在新时代需要有所分离。父子理论不再同于君臣理论,家与国不同,人与人不同。民族国家与全球体系之间有区别,国家法律与国际法律之间有差异,民族主义的情怀和世界主义、人类主义的观念有冲突。国家主义和世界主义做到有区别的平衡,才是真正的水平。而要将新时代儒学推己及人,需要在现代社会的框架下构建公共理性,寻求重叠共识,确立权力优于善的原则。凝聚扩大共识,在长短互校中重新激发传统儒学的现代活力。

 

教务处 王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