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我院从2016级开始进行企业实践。
教务处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教学单位积极探索新方式、落实企业实践方案。本学期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艺术与传媒学院面向2018级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外语系面向2019级学生开展企业实践。疫情当前,我院教学工作由三尺讲台转为云端授课,教学模式边摸索、边改进,为开展云端企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保企业实践如期、高效、高质开展。
多种教学软件互补互助。采用的教学软件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微信群、QQ群等,大部分课程使用了“1+1”两种组合的线上教学模式,把网络在线的教学经验用到极致。
(腾讯课堂授课,QQ群布置作业)
多内容丰富实践教学。各专业结合往年的经验,制定了可实施的特色方案。自动化专业邀请了铁路、航天、水利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就企业的组织框架、工作岗位和自动化专业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开展线上讲座和仿真软件实操。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分别邀请了金戈和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业老师为学生授课,学生上课认真、下课积极提问、课程成果汇报良好,授课效果较为显著。艺术与传媒学院、外语系和机电专业此次将现场实习转化为网络授课。企业导师在云端通过视频播放和直播讲解的方式,从行业信息、综合技能、就业形式等方面授课。学生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
(项目评审)
多形式保证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缺少教师的监督,对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是极大的挑战。我院专业教师深入各个课堂,全程跟踪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网络授课因平台缺陷和网络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对于无回放功能的软件,全程录屏,方便学生加深学习。学生云端互动更为积极,通过留言功能、班级微信群、QQ群实时互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老师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留言区展示成果、提问)
我们尝试了新的“引进来”的模式,将传统化的“走出去”转变为云端的“引进来”。企业实践的本质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更应是我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了解专业相关行业的特征;及时发现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严谨认真、务实求真的学习态度。(教务处 杨希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