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由教务处举办的“人工智能在当代人类探索中的应用和发展”讲座在“钉钉”平台举行。我院18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斯坦福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研究生,硅谷投资人张璐的演讲。
作为硅谷投资人的张璐,根据在科技领域进行科研、创办公司、风险投资的经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以周期的形式发生发展的:从基础技术创新到技术应用创新,再到商业模式创新。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基于互联网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到瓶颈期,我们随之迎来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在产业应用中的探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工智能应用后能否快速地解决产业能效问题,其次是产业如何体现人工智能的优越性和高效性。因此,人工智能率先在人类医疗领域大放异彩。作为人工智能重要分支的机器人技术,在人类医疗方面发展出了诸多形态,如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和单臂机器人等要求医疗手术中的原路进出返回;微型的纳米机器人与脑机接口,通过使用100亿个晶体管的纳米纤维来驱动纳米机器人植入人类大脑,重建脑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去修复脑功能、治疗脑损伤。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当今被应用在治疗帕金森病人大脑的信息传递重建,以及视觉、听觉损伤患者的脑机交互。靶向治疗是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纳米机器人可以推动药物到达针对的癌细胞,从而延缓或治疗癌症疾病。人工智能不仅用于医疗修复,同时也应用于体能增强。人工智能另一方面的人体外骨骼被用来提高人类体能的极限。
有效连接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因素。当代不断发展的5G技术最核心的实际应用是增加带宽、降低延迟,从而使人机交互更高效、更快速、更可靠。降低延迟是5G以及未来通讯的发展方向,而在当代,更好解决人机交互则需要依靠边缘计算,即将计算能力放在边缘、不再需要把所有的信息传到中心云端进行分析之后再返还,而是赋予当地设备、传感器数据处理的能力,让各个部分成为微型电脑,从而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和反馈,这就平衡了大量数据产生传输对即时性反馈的严苛需求。边缘计算不仅解决了延时问题,同时还解决了超级计算机大功率能耗的问题,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当代人类人机交互的重要媒介——智能手机研发已进入成熟阶段,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的智能(隐形)眼镜将成为下一代信息载体的发展方向。通过触碰、眼动、声控等方式,人机交互变得更加无痕、顺畅、潜移默化。
张璐认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第三个方面是生物信息学的个性化诊断。人工智能的实时监测技术使得个体和诊断机构能够在早期阶段进行疾病的发现和治疗。研究发现,即使是同样病症的“阿尔兹海默症”,由于基因、吸烟等生活习惯使得成因不尽相同。利用智能微流控技术把单个癌细胞从所有正常组织中分离出来,分析个人体征变化、病理信息、生理信息,从而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肺癌、白血病等小细胞癌症,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治愈率可得到明显的提升。
最后张璐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人工智能现阶段尚处在依靠指令完成工作的阶段,距离具有自主意识尚有较远的距离。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结合,在当今最大的应用意义在于使得人类能够健康、强健的活到人类极限的120岁。人工智能现阶段并不能创造出与人类对立的人工智能物种,而是会进一步释放人类潜能,孕育人机结合的“超级人类”。
教务处 王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