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世纪讲坛 | 图文报道

太空竞赛跑道上开出的科幻花——我院举办“未来太空竞赛与中国科幻文艺”云讲座

——我院举办“未来太空竞赛与中国科幻文艺”云讲座

2022年9月28日,由教务处举办的“未来太空竞赛与中国科幻文艺”讲座在“钉钉”平台举行。我院16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的演讲。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在获得世界科幻大奖后,被翻拍制作成科幻电影也正在步入轨道。孙佳山认为,科幻文艺的背后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如何打造属于国人自己的未来科技感,正是当代中国文学和电影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以一部科幻文学作品为起点回顾科幻电影的发展史,我们便能窥探出现代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

孙佳山首先同大家回顾了科幻文艺的诞生历程。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如孤舟一般漂浮于十九世纪初叶;吸取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和威尔斯《时间机器》等作品精华,梅里埃于1902年创作了首部科幻电影短片《月球旅行》;1926年,美国出版的《惊奇故事》杂志首先提出了“科学幻想”的概念;二十世纪中期,“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科幻文学奖项创立。自第一部“科幻”文学诞生至科幻文学初具规模,前后历经了150年。

孙佳山认为,科幻文艺主流化、经典化的拐点在于美苏冷战期间的太空竞赛。自1957年斯普特尼克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始,前苏联率先完成太空人升空、绕月飞行、月球软着陆、金星和火星探测等任务。随着美苏太空竞赛的升级,库布里克借鉴了1958年由前苏联制作的纪录电影《通向行星路》,举美国全体电影工业之力,于1968年创作《2001:太空漫游》,奠定了科幻电影的艺术地位。在孙佳山看来,美苏太空竞赛选择了科幻文艺,科幻文艺不仅起到了国力宣传的作用,同时也是场“应用文写作”。它基于跨学科战略智库的需求,弥补了当时计算机运算推理不足的问题。科幻文艺的虚构建立在科学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是推进沙盘演练和推演的重要环节。

随着美苏太空竞赛角力天平的变化,1977年起诞生的《星球大战》系列奠定了科幻文艺从纪实到文艺,最终形成商业类型电影的过程。孙佳山认为,前苏联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未来感,没有形成未来的苏联故事和想象。

二十一世纪,全球太空探索逐步进入小行星探测和太空开发商业阶段。手机卫星通讯和近地卫星联网业务正在逐步商业化。2018年以来,我国发射的太空航天器数量占据全球发射总量首位。2023年后,我国计划实现嫦娥6号月球软着陆、中国空间站组建、重型推力火箭发射等系列航空航天任务。孙佳山认为,我国也应建立起中国科幻文艺的未来感,这关乎着我们能否想象并创作出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中国式未来。正如刘慈欣在《三体》中说的:“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所有人的历史挑战。

教务处 王珩供稿